315黑猫投诉-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

购盲盒被套路?消费者:99元抽一次误触“全包”秒变2178元

澎湃新闻2021.09.13 09:20

原标题:购盲盒被套路?消费者:99元抽一次误触“全包”秒变2178元

北京青年报图
北京青年报图

据上海本地媒体报道,上海一位市民顾先生通过微信小程序泡泡玛特抽盒机上的“神秘商店”活动,在选择时按了99元抽一次,没想到付款时直接跳转到全包,一下子支付2178元,立即申请退款却被客服拒绝。北京青年报记者根据消费者描述得知,所谓“全包”即一次性扫货了本次“神秘商店”列出各档中剩余的全部奖品。页面会提示每种奖品剩余数量,根据剩余数量的不同,其全包价格也不同,从2700多元到9700多元不等,得到的娃数量也从30多个到100多个不等。

消费者购买99元盲盒误触“全包”

据报道,日前,市民谷先生通过微信小程序泡泡玛特抽盒机上的“神秘商店”活动,在选择时按了99元抽一次,没想到付款时直接跳转到全包,一下子支付2178元。谷先生随即与泡泡玛特人工客服取得联系,但得到的回复是,如果不是质量问题不予退款。

在某社交平台上,和谷先生遭遇类似的消费者还有不少,他们自发组织了维权群,群里有30多位成员,各自晒出了通过泡泡玛特微信小程序付款的截图,均为全包,付款额度数千元不等,其中一位消费者一次性最高消费近万元。而有设置“刷脸”等快捷支付的消费者,则没等反应过来,就已显示支付成功。

谷先生说,泡泡玛特这个“神秘商店”的微信小程序上,有抽一个和全包,在你点“1”个的时候,可能你要点好多次才会触发响应,但是在点“全包”的按钮时,只要有手指的一点点边缘触碰到了,就会立马跳出来。

谷先生认为这样的情况涉嫌诱导消费。

不过,对于消费者的质疑,泡泡玛特方面予以否认。

记者体验最低档商品仅价值10元

北青报记者看到,“神秘商店”是泡泡玛特抽盒机微信小程序推出的限时活动,据称一些隐藏款、以往的限定款和返场款等均会上架,因此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期待。但盲盒商品相比以往的盲盒更加具有不确定性,一共分为A-G7档,外加last档。

在进入商店后,仅有3分钟时间抽盒,屏幕下方会显示倒计时,以及“买一个、买三个、买五个、买十个”等提示。在下方的右侧,显示一个较大的“剩余全包”按钮,极易误操作。一位消费者提供的录屏显示,剩余全包的价格为9702元,且标明“必得last奖赏”。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认为这个活动是“清库存”。有网友表示,在和群友经过讨论后发现,号称的隐藏款,抽20次以下很难抽中,最终大家都是“亏的”。有消费者算了一笔账发现,“神秘商店”的盲盒定价均为99元,不过这些盲盒平日定价均为59、69元左右。并且在二手市场的定价,最高不超过4次抽盲盒的价格,最低的几档甚至只要10-20元左右,且这些价值低的盲盒占据了大多数,认为大家可以“拔草”了。

专家是否支持退换货尚存争议

对于退换货问题,北青报记者联系了泡泡玛特公关部,对方没有作出回应。

在购买页面,北青报记者看到泡泡玛特在支付环节给出的“提示”,其中提到“盲盒类商品付款后即完成在线拆盒,依据《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第七条(二),不使用七日无理由退货”,消费者可“确认上述信息并支付”。

对此,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李斌律师表示,消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收到商品后七日内无理由退货的权利,如果商家认为盲盒商品的性质不宜退货,应当在网页明确提示并经消费者点击确认。按照泡泡玛特的设置,已经明确提示不适用无理由退货,消费者提交订单并付款则合同成立并生效,如无法定情形,虽未发货也不能要求退款。不过他也表示,目前盲盒商品是否支持无理由退货,在业界仍是有争议的。“商家已经明确提示并经消费者确认,无理由退货难以适用。消费者可以向消协或市场监管局投诉。”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在这个案例中,全包盲盒和普通抽取的盲盒有所区别,全包盲盒内的物品是相对固定的,消费者购买之后整体退货,也不存在拆开盲盒或商品不确定性等因素,所以根据其商品属性,不应当属于可以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商品。

记者手记

搞新玩法要讲规则成功创业更要厚道

2019年才火起来的“盲盒”无疑是一种新鲜事物,许多法律法规甚至还没有完全跟上,比如对于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的规定,目前在法律界尚存争议。但借着盲盒成功的泡泡玛特,其商业行为和逻辑,却永远都不能跳出基本的框架和商业诚信。尤其是,不少盲盒的消费者还是一些未成年人,他们的权利是否能够得到保障?这对于一家创业成功的上市公司事关重大。

盲盒本身已经是一种新玩法,其“全包”、“神秘商店”、“大娃”等玩法,更是不断为这种带有一丝赌博性质的玩法增加新奇感、刺激感,吸引玩家不断“剁手”,最终越来越上瘾。记者认为新型创业公司搞新玩法无可厚非,只要公司走正道、讲诚信、担责任,那么就应该允许企业赚属于自己光明正大的钱。因此,当面临诸如定价不断上涨、发货太慢、客服敷衍、产品设计涉嫌诱导消费、IP涉嫌抄袭、产品存在难闻气味等等问题,公司都应当重视,并且第一时间解决。否则,一个靠着消费者“入坑”赚钱的公司,一旦让消费者“下头”,那么很难再吸引他们回来,这带给公司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退一步来说,在目前一些规范尚未明确的时候,公司的处理方式就可以看出其对待消费者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比如个别消费者在误点“全包”商品后,在还未发货时便要求退款,那么公司是选择“根据《合同法》不退货”,还是选择“根据《消费者保护法》退货”;比如在IP涉嫌抄袭时,是全部下架立刻道歉,还是拖延时间最终只部分下架;再如在消费者反映测出娃的甲醛超标后,是找出难闻气味的罪魁祸首,还是出具一份产品毫无问题的检查报告就结束……这时的选择便足以看出一个公司的担当。实际上,近期也有不少互联网界公司都在升级自己对于消费者的售后规定,虽然看似“吃了小亏”,但却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掌声,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

搞新玩法也要讲规则,创业成功也要厚道,企业并不总是应当考虑将利润放在第一位的,比它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和担当,是企业能否更加健康长远地发展做大做强。

内存很多盲盒成本仅十多元

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其盲盒产品占比超过八成。盲盒,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购买抽取后才知道其中内容。盲盒概念的起源大约来自日本的福袋,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甚至国内也早有各种形式的扭蛋、盲盒等产品。目前,国内每年的各类盲盒市场已超过百亿元。

泡泡玛特的盲盒价格大多位于39元至79元之间,但此前有比例大于普通款娃娃的人偶“大娃”公开定价3999元,且均为限量版发售,而在二手市场上一经推出就被炒至89999元的价格,被网友质疑。

“炒”的字眼一直以来与盲盒分不开。除了在官方平台出售外,不少线下线上渠道,有着大量囤积、炒作、转卖二手盲盒和娃的玩家,他们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市场,针对稀缺的盲盒“追涨杀跌”,引发消费者的追捧,最终诱导他们斥重金购买,其中也包括一些未成年人。有玩家表示,这是因为娃的“稀缺性”造成的,泡泡玛特一直在玩饥饿营销,因此给了不少黄牛操作空间。

根据泡泡玛特2020年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毛利达到7530万元、2.98亿元及10.9亿元;同期的毛利率分别为47.6%、57.9%及64.8%。据此计算,售价39-59元的盲盒,其成本仅十多元。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文明诚信投诉公约》

我要投诉

24小时有效投诉24150

累计有效投诉25847995

黑猫投诉
黑猫投诉
官方邮箱:heimaotousu@vip.sina.com

合作机构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全国消费品缺陷线索检测协作网
APP风险检测
新浪人民调解委员会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金盾
新京报智库

合作媒体

钱江晚报 燕赵都市报 潇湘晨报 金陵晚报 安徽商报 陕西日报 中国城市新闻网 今日女报 消费者报道 差评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新闻 央视财经 工人日报 法治日报 中国消费者报 消费日报 证券日报 中国交通广播
央广网经济之声天天315 财经网 中国商网 华夏时报 经济观察报 中国经营报 中国网财经 中国科技投资 中国食品报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报告 新京报 北青网 千龙网 新闻晨报 新快网 鲁网 山东商报 泰山财经 齐鲁晚报
钱江晚报 燕赵都市报 潇湘晨报 金陵晚报 安徽商报 陕西日报 中国城市新闻网 今日女报 消费者报道 差评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新闻 央视财经 工人日报 法治日报 中国消费者报 消费日报 证券日报 中国交通广播

合作律所

  • 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
  •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
  • 北京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 岳成律师事务所
  • 广东保典律师事务所
  • 泽普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亿中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