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黑猫投诉-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

商品过度包装调查:网购成重灾区,一个大礼盒只装三小袋冲剂

市场资讯2022.02.25 10:05

赵丽/法治日报

“下单一时爽,一堆货送到家后却有了麻烦——拆不动了。”北京市民赵萍萍向《法治日报》记者“吐槽”道,面对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装无从下手,只能动用剪刀,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拆开,最后处理这堆包装垃圾也让人头疼。一顿操作之后,实在累得够呛。

采访中,许多“剁手党”都表达了和赵萍萍类似的苦恼:收到网购商品后,打开一看,产品只占了快递箱一半甚至更小的空间,另一半全是泡沫等填充物,处理起来成了一桩麻烦事。

记者近期走访调查发现,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尤其是在刚刚结束的春节期间,商品过度包装现象普遍。在部分热销的礼盒中,产品并无太大变化,而外包装却越来越庞大、奢华。

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由来已久,相关部门也多次进行监督抽查,然而效果不甚理想。那么,包装“瘦身”到底难在哪呢?

精装礼盒华而不实

层层包装成了噱头

“昨天拆完4个礼盒以后,我不得不跑了两趟,才把全部的包装垃圾扔进了楼下垃圾桶。”赵萍萍说。

对于包装垃圾的泛滥,北京市西城区汽南小区的保洁人员赵大爷也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尤其是节日期间,包装盒数量激增,“今年除夕下午,我整理包装盒将近两个小时,如果不尽快整理,叠高了很容易砸到人。有的包装太厚太大,垃圾桶根本放不下”。

采访中,记者碰到了正在扔垃圾的北京市民杨女士,她手里拿着一个快递箱和一个某品牌的“大豆+核桃+黑芝麻”组合冲调礼盒包装,还有3个玻璃罐。谈起包装的问题,她气愤地告诉记者:“光看产品外包装,感觉里面有3大罐冲调粉,但拆开层层包装后才发现,礼盒内部包含3个玻璃罐,每个玻璃罐内各装着一小袋冲调粉,看着真让人无语。”

家住北京的小王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她告诉记者,今年过年,她收到了朋友送的草莓礼盒,“外面先是一个箱子,里面再是一个礼盒,然后再打开还是礼盒儿……就这样层层打开,最后才是草莓。你知道这么一大盒售价几百元的草莓有多少个吗?就25个”。

这样的包装还不是最夸张的。

此前,一拥有千万粉丝的自媒体发布了某款草莓“黑金礼盒”的拆箱视频。在总长42秒的视频中,拆箱过程占了37秒。铝膜保温袋、泡沫箱、塑封、精装纸盒、抽真空锁鲜袋、海绵开孔垫、塑料托盘……精装礼盒从里到外包裹了7层。一盒24颗草莓的精装礼盒,层层包装成了它的最大噱头。对此,评论区里一些网友评论道,“价格”“心意”都花在了包装上。

来自陕西西安的大学生胡萌芽告诉记者,她曾经买过一箱蛇果,“上面标示净含量十斤,但是实际只有七八斤,包装上的净含量是包括包装之后的重量,感觉受到了欺骗”。

除了食品类,各大品牌化妆品也在诸如双十一、年货节等节点准备了各式各样的礼盒。北京市民李岩于过年前在某品牌的旗舰店买了一套价值千元的化妆品礼盒,里面共有3件化妆品,但是除去化妆品本身自带的包装盒外,商家还用3个大盒子将每件化妆品分开装。

“我曾购买过新春限定口红礼盒,包装的确华美,从快递盒到口红外包装都非常大,里面的口红包装是长宽高15cm的立方体。”在北京读研究生的吴菲说,但是打开之后,首先便是两层纸覆盖,拿出纸之后盒子中部只有一支口红和两三片化妆品的小样,盒子剩下的三分之二空间都用拉菲草填充。

“为了让消费者觉得商品配得上这个价位,一些商家就把包装变大,并加上塑料封膜,配上贺卡还有一系列产品介绍。此外,有的还会加上印有品牌logo的纪念品,将里面的商品各个独立包装,再各自加上一层气泡膜。”吴菲说。

过度包装愈演愈烈

网络购物成重灾区

不少受访者向记者“吐槽”,网络购物是过度包装的重灾区。

据了解,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曾对电商平台销售的饼干、化妆品、茶叶等商品进行包装计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抽查的50批次商品中,有12批次存在过度包装问题。其中,茶叶和咖啡的包装不合格率为20%,而化妆品更是高达70%。

在北京某高级买手店做销售的王女士告诉记者,一定程度上,精美细致的包装能够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能给部分消费者带来自用或者送礼的仪式感,线下购物在包装上下功夫便成了众多商家吸引眼球的一大战略。

除了吸引顾客外,商家也有自己的苦衷。一位开了近6年网店的店主陈晓(化名)告诉记者,暴力分拣问题令商家不得不加大对商品的保护力度。分拣员人手不足,高强度工作之下,追求效率成了首要任务,很容易造成快递损坏。为了保证商品不被退货,商家只得通过加强包装来避免损坏。

关于过度包装如何界定,中国消费者协会曾明确指出,凡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价格的30%,就可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业欺诈”。

“商品过度包装看起来很华丽,但实际上华而不实,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也容易造成社会上追求豪华奢侈的风气,这和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是相悖的。”中国政法大学自然资源与气候变化法研究中心主任曹明德认为,过度包装既浪费资源也浪费能源,生产加工这些多余的包装部分需要耗费大量原料和电力。

在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教授胡静看来,春节期间有的商品主要用于送礼,人们心理上总认为送亲戚朋友的礼品要美观,在购买时肯定会首选包装好看的商品。这涉及移风易俗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希望在满足包装基本的需求之外,可以尽量简化包装。

强化监管源头治理

为过度包装“瘦身”

为解决食品化妆品过度包装问题,2021年9月,新修订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将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严格限定了包装层数,修改了包装空隙率限量要求及计算方法,增加了外包装体积检测、判定规则和不同商品的必要空间系数,为过度包装“瘦身”。

在曹明德看来,《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等一系列国家标准,可以对过度包装问题进行有效遏制,但现在也存在着执法部门监管不到位、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新修订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再次强调了对商品包装的要求,就是要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包装废弃物产生,减轻消费者负担。

曹明德认为,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互为因果,行政部门需要加强监管,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过度包装。消费者需要培养绿色低碳、节约环保的理念。当商家考虑到消费者这种消费心理时,自然也会减少过度包装。“在过度包装这方面,我们还需要真正地形成一种社会共识,让公众和一些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监督”。

在胡静看来,生产经营者生产出符合标准的绿色包装至关重要,如果市面上流通的都是绿色包装,即使部分消费者想追求奢华的包装也买不到,自然不会产生过度包装浪费的问题。

胡静认为,随着限制包装强制性标准的出台实施,生产经营者一方面要考虑包装的一些基本功能,比如安全卫生以及运输过程当中防止破损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思考怎样达到绿色包装的标准。具体怎样平衡包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能还需要国家进一步制定相应的政策。

《文明诚信投诉公约》

我要投诉

24小时有效投诉19345

累计有效投诉25662833

黑猫投诉黑猫投诉
黑猫投诉黑猫投诉
黑猫投诉黑猫投诉
黑猫投诉黑猫投诉
黑猫投诉
黑猫投诉
官方邮箱:heimaotousu@vip.sina.com

合作机构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全国消费品缺陷线索检测协作网
APP风险检测
新浪人民调解委员会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金盾
新京报智库

合作媒体

钱江晚报 燕赵都市报 潇湘晨报 金陵晚报 安徽商报 陕西日报 中国城市新闻网 今日女报 消费者报道 差评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新闻 央视财经 工人日报 法治日报 中国消费者报 消费日报 证券日报 中国交通广播
央广网经济之声天天315 财经网 中国商网 华夏时报 经济观察报 中国经营报 中国网财经 中国科技投资 中国食品报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报告 新京报 北青网 千龙网 新闻晨报 新快网 鲁网 山东商报 泰山财经 齐鲁晚报
钱江晚报 燕赵都市报 潇湘晨报 金陵晚报 安徽商报 陕西日报 中国城市新闻网 今日女报 消费者报道 差评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新闻 央视财经 工人日报 法治日报 中国消费者报 消费日报 证券日报 中国交通广播

合作律所

  • 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
  •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
  • 北京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 岳成律师事务所
  • 广东保典律师事务所
  • 泽普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亿中律师事务所